2024年1月,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了消費性電子產品產業最大盛事「2024 CES」,其主題為「All On」。這象徵著過去五年來,人工智慧領域快速發展,吸引大量關注和投資,企業也積極嘗試將其應用於商業化,如今已逐漸融入大眾生活,邁向全產業人工智慧化的階段。如同網際網路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再需要特別提及,人工智慧的日常應用也正悄然且快速地帶來一場革命。
2016年,Google 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式 AlphaGo 吸引了全球目光,它透過神經網路自我學習圍棋,執行數百萬種情境模擬,最終戰勝人類棋手。這起事件成為人工智慧潛力的有力佐證,但也讓終生投入圍棋領域的職業棋手感到悲傷。更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們圍棋的參與者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人類的這個前提。作為對話夥伴的聊天機器人、負責駕駛的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文件摘要和翻譯的生產力數位工具,這些都是源於人類相對角色的技術設計產物。Apple 的 Vision Pro 嘗試擴展基於人類視覺、觸覺、聽覺等感官的體驗,而義肢製造商 Manus 的機器人手指義肢 Mark 7D 則協助恢復人類的活動能力。
然而,在這種日益增長的技術突破所引發的關注背後,始終存在著從人類歷史之初到現在都存在的『身體』,我們未來需要更加刻意地討論這個議題。因為我們認為,我們正見證著對我們存在最基本、最感官的要素——肉體——進行歷史性的重新協商。
如果我們與自身和周遭世界連結的身體的基本觀點正在發生變化,那麼什麼將取代它的位置?我們渴望某個人並感受到與他們連結的當前標準是什麼?事物、企業乃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將如何改變?現在是我們重新審視這些問題的時候了。隨著新的理想、慾望以及與身體的關係具體化,從計算機到生物科技、材料科學等新技術,從美容護理到汽車等新產品,以及正在思考永續發展投資的企業,了解我們與身體之間關係的變化,對於預測未來的商業機會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歷代以來,『理想』的男性身材都在改變
身體的概念貫穿整個歷史,一直都是核心關注議題。學者們認為,21世紀以來,人與身體的關係被界定為『遺忘』,這反映了當今社會對『完美身體』的關注,各種技術讓我們忘記了實際的有機體會散發多少異味、衰老和走向死亡。然而,另一方面,在社會論述、美學、消費、科技和生物學創新等幾乎所有領域,我們也觀察到一種脫離過去對人體理性且中立的思維方式,轉向無法控制、能夠感受和充滿熱情的方向,也就是接受身體本身的變化。
作為一場新的性革命,社會對性別和性取向的接納範圍更廣泛,食品和生物科技領域也發展出將人工製品視為自然產物的能力,並提出各種產品和療法。此外,我們也重新發現了圍繞著我們身體的未知生物體,例如腸道菌群的魅力。這種對身體本身的投入與嘗試擴展身體功能之間的緊張關係預計將持續下去。關於這一點,我們需要針對以下三個主題提出更具體的問題和關注。
第一,性與親密關係。從獨身主義、生育率下降等社會現象來看,性與親密關係對於消費者而言,比以往更加私密。在考慮像性吸引力等傳統行銷策略時,需要確認誘惑的目標已轉向何處。第二,自然與腐敗。這個主題指的是人們對使用看似活生生的天然材料所展現的美學產生興趣。需要理解,在超越過去的萃取範式後,當今將自然本身視為最佳化目標的新興大眾美學是什麼。第三,科技與身體。在下一代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目標下,我們可以確認人類與自身身體建立的新關係。為了理解人機互動以及物理世界和數位世界中科技的可能性,需要以身體為基準來確認其商業和社會應用。
參考資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