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品牌識別
- #品牌價值
- #顧客理解
- #內容策略
- #消費者行為
撰写: 2024-04-29
撰写: 2024-04-29 15:22
在構思創意之前,需要先思考的品牌承諾
這是一位剛開始創業的朋友,在邀請我喝咖啡時提到的話題。
他想要製作一個能夠吸引目標客群以外的一般大眾的影片廣告內容,但想了很久都無法決定,於是笑着詢問我的意見。我原本很想提供一些直接有幫助的創意,但當時的我缺乏相關知識,無法做到這一點。於是我分享了之前的一個案例,希望能有所幫助。如果也有遇到類似問題的人,希望這篇文章能提供一些參考。
2017年,我曾與一個類似精品百貨公司、專門販售香港名牌的品牌進行過會議。當時負責香港分公司的CMO(首席行銷官)正在苦惱,希望能徹底修改Instagram頻道的內容策略,並思考如何吸引更多潛在顧客(20至30歲的年輕富裕階層)的關注。
我查看了該頻道的內容。
正如我所聽到的,每個內容都很有個性。不僅有亞洲人,還有東歐模特兒,甚至還有大型棋盤。但是,由於需要以有限的預算持續製作各種不同概念的內容,因此當時這位CMO每周有四天都在與四家內容製作公司開會,並且還額外收到各家公司提出的不同製作費用,導致製作成本相較於效益過高。
簡單來說,當時需要的是品牌承諾(brand promise)。品牌承諾是在所有與顧客互動的接觸點上,品牌所承諾提供的價值。而這個品牌其實已經擁有品牌承諾,只是不知不覺中遺忘了它。我在他們的職涯網頁上找到了他們的品牌承諾,內容如下。
當時我走訪了香港的3家店面,並發現了一些印象深刻的景象,與上述品牌承諾相關。
一對老夫婦站在店門口旁的展示區,凝視著一位藝術家的作品,並交談著。該作品是一個復古風格的、以鮮豔色彩和閃亮材質製作的裝置藝術,作品中有一個年輕男女的塑膠模特兒騎著冒出火花的摩托車,並以具有侵略性的姿態向前凝視。
我一直很好奇是什麼吸引了他們的目光,並讓他們駐足觀看。在準備提案的過程中,我對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嬰兒潮世代(boomer generation)與千禧世代(millennial)的統計數據中,有一些部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
在他們現在年老的模樣中,其實**存在著比現在的年輕世代更積極享受生活、與周遭的人分享喜怒哀樂並表達自己的世代特徵。**這也與他們退休後仍然渴望社交,因此積極打扮和表現自己,並進行消費的行為有關。這個品牌也理解這一點,但由於業務上的複雜性,似乎暫時忘記了這個方向。
最終,這個品牌承諾的存在,讓他們可以擺脫過去對每個內容強烈概念的執著和苦惱,**在內容製作上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方向,這也讓製作成本大幅降低,並幫助CMO更有效率地管理自己的工作時間。**。
(在此,不妨重新檢視一下上面的圖片,看看需要做哪些改變,每個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
消費與個人的故事息息相關。
而且**企業在理解人類的各種因素中,長期以來只專注於『認知』和『慾望』。因此,對於尚未接觸品牌的顧客,他們的想像往往會產生偏差。在這種情況下,我认为品牌承諾可以幫助企業找回理解顧客的道路,並引導他們找到品牌。**
現在讓我們回到最初的話題,為了創作品牌影片的創意,我相信需要從社會脈絡中建立起基準點。在企業與顧客之間發生的『銷售』與『購買』的互動關係中,最核心的是對『價值』進行深入思考和決策的過程。當然,要理解這個價值並確定品牌承諾,就需要對潛在顧客進行充分的調查和了解。
我认为,品牌影片的創意是基於上述脈絡,相對容易獲得的額外產出。我原本很想為那位剛開始創業的負責人提供一些直接有效的創意,但我並沒有這麼做,原因也是如此。
P.S. 對『價值』的深入思考,實際上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並提高品牌內容的長期效益。這也是企業需要改變對廣告觀點的原因,不再將其視為一次性的費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