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加密貨幣正在接受審判本身就荒謬可笑。個人才是接受審判的對象。」
倡導加密貨幣產業監管的組織「創新加密貨幣委員會」(Crypto Council for Innovation)執行長希拉·沃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達了她對10月3日開始的FTX創辦人山姆·班克曼-弗里德審判以及外界對該行業負面反應的不滿情緒。當地媒體對這場為期6週、審理7項刑事罪名的審判的反應,也與他們之前將山姆·班克曼-弗里德視為英雄的報導形成鮮明對比,現在則將焦點放在負面標題上。
當然,這場審判的重點應當是受害者的聲音以及針對損失賠償的具體內容。但對於聲名大噪的FTX案例,業界和受害者們又能從這種僅僅停留在個人責任層面的觀點中獲得哪些教訓呢?
曾經,FTX被視為加密貨幣的未來,而加密貨幣則被報導為貨幣的未來。此外,FTX還承諾資助大學獎學金、支持慈善項目,並通過與主要政治捐款人和遊說團體的關係,與權貴們共享舞台,從而鞏固公司永續經營的地位。而最近出版的兩本由採訪了FTX成長過程和之後衰落過程的兩位作者撰寫的書籍,則為我們提供了探尋上述教訓線索的機會。
10月3日發行的《走向無限》(Going Infinite)的作者邁克爾·路易斯,是《魔球》(Moneyball)、《大空頭》(The Big Short)等暢銷書的作者,也是著名的金融記者。蘋果公司為獲得他這本尚未發行的書的版權支付了500萬美元,這足以說明世人對他FTX採訪的關注和期待。而另一本探討FTX事件的書籍《數字上升》(Number Go up)的作者,也是彭博社的調查記者齊克·福克也坦承,他和邁克爾·路易斯一樣,最初也是從對創辦人山姆·班克曼-弗里德的關注和深入探究開始的。
然而,邁克爾·路易斯在書中始終堅持對一些媒體在採訪中對山姆·班克曼-弗里德表示的同情態度,認為FTX是一家優秀的真正企業,而齊克·福克則補充說,他甚至沒有想過要仔細調查FTX是如何運營的,這也使得兩本書的發展方向出現了分歧。最終,《走向無限》仍然維持了與大多數媒體報導類似的結構,重點放在FTX創辦人個人作為創新者的方面;而《數字上升》則介紹了更多加密貨幣行業的怪咖,並將FTX置於更廣泛的範圍內進行探討,包括穩定幣泰達幣以及俗稱「豬肉屠宰」詐騙的浪漫騙局和加密貨幣詐騙的混合犯罪溫床柬埔寨之旅。
FTX曾經被認為是創新的典範。但世人卻過於沉迷於英雄的介紹和起點,而忘記了如何看待整個故事的完整性。1949年,約瑟夫·坎貝爾在分析世界名人傳記後得出結論,所有英雄之旅的核心都是通過考驗和磨難,獲得某種新的能力,然後回到現實,帶來改變現狀。
也就是說,英雄之旅只是一個用於挑戰現有體系的方案,英雄必須離開他所屬的體系,經歷另一個體系,然後帶著改變體系所需的資源回來,才能改變體系。FTX的出現宣告了巨大變革的開始,其創辦人個人的怪才特質也相當符合潛在英雄的特點。
他留著部分露出頭皮的學究氣息,對有效的利他主義充滿熱情,在業界看來,他顯得有些粗俗和怪異。此外,他的父母是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的教授,而他本人則身著隨意的服裝,在玩電子遊戲的同時與投資人通話,這種形象在媒體的包裝下,有效地營造出他是一位典型技術天才的印象。然而,外界對他是否具備在經歷現有體系限制後,建立新體系並有效融合現有體系資源的新能力,以及這種實質能力,的驗證和關注卻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
FTX是否擁有改變整個體系所需的資源?在熱情地分享新體系可能性之前,山姆·班克曼-弗里德對現有體系了解多少,以及他對新體系與現有體系之間的聯繫思考了多少?如果對這些問題有更深入的關注和驗證,是否就能避免那麼多受害者的淚水?
仿佛在回應這些問題,《數字上升》的作者齊克·福克在他的同事萊文的彭博社播客節目中,以以下對話介紹了山姆·班克曼-弗里德關於加密貨幣收益率運作機制的妄想。
「從一家製造盒子的公司開始……公司可以誇大其詞地宣稱這盒子能改變生活,但實際上,沒人知道這盒子是做什麼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利用這種興奮,介紹公司如何發行代幣並分享收益,隨著這種興奮的累積,價格不斷上漲,無限地上漲。這樣,每個人都能賺錢。」
參考資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