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推出並登上App Store排行榜冠軍的法國照片分享應用程式BeReal,被認為是現有社群媒體平台服務中虛假照片的解藥。使用者透過前後鏡頭提供的雙重影像,分享未經濾鏡處理的特定時刻與反應影像。他們宣傳標語「想要成為網紅,就留在TikTok和Instagram吧」,暗示著一種自發且非正式的「真實性」,但這種策略是否能持續發揮效用,令人存疑。
每當有新產品或服務推出時,企業就會用包裝過的真實性來誘惑我們。
這種企圖從產品和服務的規劃階段就建立起千篇一律的信賴感概念,在擴展初期與市場上已存在的重量級企業形成對比時,或許有效,但最終仍會走向商業目的取勝的道路。當然,人們渴望真實性。他們想要吃真正的食物,去好的地方,做真正的自己,並期待真實的互動。但真實性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一個人認為真實的事物,在另一個人眼中可能是虛假的,而且會隨著社會的喜好而改變。
因此,企業未來需要問的問題,並非將各自定義的模糊真實性作為銷售重點,而是「如何建立可持續的真實性?
丹麥醫療科技公司科洛普拉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4年,當時一位名叫艾麗斯·索倫森的護士看著她的姊姊經歷胃癌或大腸癌患者常做的造口手術後的恢復過程。手術救了姊姊的命,但姊姊因為擔心造口袋會漏出來,連出門都害怕,為了幫助姊姊,索倫森設計了一種帶有黏著環的可固定造口袋,因此誕生了目前全球最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保健公司。
但2008年,企業的核心事業——造口事業部卻面臨停滯,原因來自於管理層數十年來成功帶領公司發展的市場基本假設。也就是說,應該專注於逐漸改進造口袋的各種功能,也就是說,製造出完美的產品,是回應市場和客戶需求的真實性方法。但現實中的患者體型各不相同,在確認並承認這一點後,科洛普拉斯以「實際身體的適合度」為標準,將體型大致分為三種類型,推出了Bodyfit產品線,從而實現了產品組合的革新變化和商業上的成功。
真實性可以成為產品和服務規劃中具有說服力的標準。但這必須伴隨著確認和承認企業管理層和消費者都擁有私密領域的過程。產品對於企業家來說,是實現個人目標的工具。而對於消費者來說,產品具有重要的意義,是維持和強化他們在社會中與自己以及他人的關係的工具。雙方都被邀請到彼此的家中參觀,但他們意識到有些房間是不應該打開的。在許多情況下,企業為了確認這些極度私人的消費者空間,會投入數十億元的研發投資,但企業管理層卻很少去確認自己的私密空間。這導致了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真實性目標最終停留在產品上的諷刺現象。
一位正在準備成為新型運動經紀人的創業家,即將結婚。他憑藉著在海外聯賽中擔任球員的經驗,對國內經紀公司的局限性和自身的可能性充滿信心。筆者給予他的建議是,要規劃職業運動員的「退休後生活」。該行業以17歲到30多歲的選手黃金時期為基準,來接觸選手。但運動員比其他職業的人更容易害怕退休後的生涯。這一點在針對國內和歐洲聯賽球員的研究論文中也得到了普遍的證實,歐洲銀行的房貸產品也將職業足球運動員的房貸期限限制在35歲之前,這也反映了這一點。退休對於運動員來說是突然發生的現實,但行業卻置之不理。政府和公共機構則後知後覺地開始關注這個問題。如果將職業運動員視為商品,那麼規劃階段就會變得簡單,但競爭也會加劇。相反,如果將運動員視為需要為退休生活擔憂的社會成年人,則必須面對陌生的規劃階段,但也有機會建立更具競爭力的價值體系。
如果你是那位創業家,你會做出什麼選擇呢?將整合的真實性融入產品或服務規劃中,可能是一個比想像中更複雜和棘手的目標。但如果能以說服目標消費者的現實為基礎,誠實地審視企業內部的意圖,作為起點,就能找到實現持續真實性的機會。至少,能夠確認自己不會被自己提出的真實性所蒙蔽的選擇。
*本文為2023年6月27日電子時報署名專欄刊登內容的原文。
參考資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