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ungchae Ryan Son

創造明日的力量:人類與氣候科技的夥伴關係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其他

撰写: 2024-05-14

撰写: 2024-05-14 16:09

「我們收到數百封來自孩童的信件,信中闡述他們如何創造改變。孩子們向我們追究責任,並期盼我們為未來採取持續性的行動。」


2023年8月30日,樂高集團執行長 Niels B. Christiansen 公開承諾,要在2050年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

創造明日的力量:人類與氣候科技的夥伴關係

1932年夏天,樂高創辦人奧勒·柯克的長子約翰尼斯(最右)在第一批木製玩具前拍照。


事實上,樂高在1946年經歷三次連續的工廠火災,導致所有木材材料付之一炬,隨後便購入丹麥第一台塑膠射出成型機。基於這段歷史,樂高至今已生產超過3.8億噸的塑膠製品中的10萬噸。每年有10萬噸的聚合物被製成1,100億個積木,其中高達80%的積木是由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製成,這是一種以石油為基礎的熱塑性塑膠,以其強度和剛性聞名。生產1公斤的塑膠玩具需要2公斤的石油,而且這種材料無法生物分解。樂高在67年來大量生產不可回收的玩具積木,如今面臨氣候危機成為企業營運現實中的一大障礙,因此在2015年投資1.55億美元,成立永續材料研發技術中心,以開發替代ABS的永續材料。

創造明日的力量:人類與氣候科技的夥伴關係

樂高積木盒堆疊在儲藏室中,高度達23公尺,總共儲存了約10億個積木。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的預測,2032年氣候科技產業規模將達到1,480億美元(約200兆韓元),相較於2016年的169億美元(約23兆韓元)增長了近9倍。最終,氣候科技產業的目標是實現更環保且可靠的能源、更快更舒適的交通工具、更美味更健康的食品、更高品質的產品以及更優質的工作場所。然而,在這種對技術變革抱持無限樂觀的投資趨勢中,我們也需要注意到,它可能停留在技術決定論的觀點上,認為技術變革對人類未來社會關係和結構具有最大影響。


當然,人類的時代從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蒸汽時代、資訊時代,經歷了漸進的技術發展。也就是說,技術確實是歷史的推動力。然而,與其將技術視為靜默創新的主體,不如將其視為引導社會關係變化的積極媒介,這種觀點才能讓氣候科技產業投資的期望範圍得到實際擴展。在這個方面,由John Danaher和Henrik Skaugen Setra提出的分類系統「技術道德變革的三種機制」為我們預測技術帶來的變革提供了線索。

創造明日的力量:人類與氣候科技的夥伴關係

科技道德變遷機制


該理論指出,A.決策(Decisional)機制,技術為我們提供了新的選擇,例如透過智慧型手機隨時隨地進行工作溝通,並強迫我們做出決定。此外,B.關係(Relational)機制,技術使過去不可能實現的人際關係成為可能,例如將以面對面互動為中心的人際關係轉變為遠程媒介,實現人與人、人與非人類AI之間的互動。最後,C.感知(Perceptual)機制,技術將我們與決策和行為相關的資訊轉化為過去不存在的「數據」、「認知」等可計算的認知結構的概念。


總之,技術會影響社會的形成方式,而這反過來又會反覆產生技術與人類之間的相互構成關係的發展。」

創造明日的力量:人類與氣候科技的夥伴關係

樂高的『Replay』計畫是一個創新的想法


樂高在開發新型塑膠材料的投資方面,雖然尚未完全成功發明替代ABS的材料,但逐漸將回收塑膠材料應用於整體積木生產中,並持續改進。此外,樂高集團於2019年收購了線上交易平台BrickLink,該平台專門銷售新舊零件,並推出了Replay Initiative計畫,在全球各地收集舊積木,並將這些積木製成的玩具贈予需要的孩子們。這種新的投資標準是基於目前為止確定的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

創造明日的力量:人類與氣候科技的夥伴關係

摘自《氣候科技的未來就是一切 | 瓦萊麗·申 | TEDx波士頓》


自工業革命以來,GDP和碳排放量一直呈現同步增長的趨勢。這種以碳為燃料的簡單成長模式是我們歷經數代都見證的唯一成長模式,它為全球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生活方式改善,因此至今仍難以放棄。然而,為了讓世界經濟擺脫這種聯繫,並達成必要的碳排放量減排目標,需要將投資類型區分為減少未來碳排放的投資和回收現有產品的投資,制定策略性的區分。


為了讓氣候技術的未來以永續的方式取得成功,需要所有人的參與。現在是時候更深入思考技術與人類之間的相互構成關係了。


參考資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