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ungchae Ryan Son

工作的本體是『混合式』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信息技术

撰写: 2024-05-13

撰写: 2024-05-13 15:22

根據提供企業用網站分析服務的 Similarweb 5 月份數據,開發 ChatGPT 的 Open AI 目前是全球第 17 大最受歡迎的網站。這表示在同一期間,其訪客人數超越了 Netflix 和 Linkedin,而更令人驚嘆的是,這項成就僅基於最基本的、僅能複製貼上的使用者介面,以及不同於其他競爭網站,在沒有行動網頁的情況下所取得的成果。


並且,相關行動應用程式於 18 日在美國 Apple App Store 上架。


我們在這個新的行動應用程式推出相關訊息中,應該注意的部分是搭載了語音轉文字模型 Whisper。換句話說,現在與生成式 AI 的連結已經超越了電腦螢幕的物理限制,並且繼文字之後,語音也擴展了數據格式,如果未來再加入圖片或影片等視覺數據識別,那麼透過現有的行動裝置和穿戴式裝置,隨時隨地都能與生成式 AI 進行意見交換,生成式 AI 將會直接走入我們的生活。


因此,與其持續關注過去生成式 AI 回答的適當性評估,以及作為與人類存在對立的存在所帶來的風險,不如將焦點轉移到如何與這些新的合作夥伴共存。特別是在工作層面,許多公共機構已經開始向員工發放 ChatGPT 使用說明,企業內部的特定部門也收到了一些看似茫然的指示,要求他們提出將 AI 應用於工作的方案。


但是,我們必須記住,這些機構和企業的反應是基於自 1960 年代以來一直沿用的商業準則:三條腿的凳子(3-legged stool)觀點。過去,組織的變革被視為是人(People)、流程(Processes)和工具或技術(Tools or Technology)這三個要素之間的協調,當其中一條腿發生變化時,就會調整其他腿來保持凳子的平衡。然而,在人與 AI 工具之間的互動每天都在產生新的可能性,那麼將它們分開考慮是否仍然合理呢?

工作的本體是『混合式』


提出新觀點的是「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ANT 是布魯諾·拉圖爾等人於 20 世紀 80 年代初開發的,用於描述研究社會和技術系統的方法。我們傾向於將人類視為唯一擁有主體性的行動者,而將事物等非人類個體視為被動的存在,用於實現目標,但從這個角度來看,任何對其他存在產生影響的事物都可以被賦予行動者的地位。也就是說,至少在起點,將「事物」與人放在同等的位置上考慮。


將 ANT 應用於未來與生成式 AI 共存的工作環境中,可以將組織視為「由人類和非人類行動者組成的網絡」。人類行動者是共同努力實現組織目標的員工,而沒有辦公室、電腦、咖啡機等非人類行動者,所有這些都將是不可能的。使用過 ChatGPT 的人都能意識到這種相互影響力,因為我們透過聊天來教育它,從聊天中學習,並確認產生的想法。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在 2023 年 3 月發佈,針對 444 名辦公室員工進行了與 ChatGPT 合作經驗的調查,結果顯示該工具可以縮短工作初期的腦力激盪時間,加快草稿撰寫,並在最終編輯階段更加集中,從而顯著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未來,組織和部門領導者將面臨需要更具實驗性觀點和態度的現實。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需要考慮縮短工作流程檢查的時間。AI 已經在行銷、公關、翻譯等工作領域創造了改變,但組織仍然只關注員工個人是否使用 AI。將其視為整個部門的變化,並考慮重新調整整個流程,這將有助於在管理整合和績效分析方面實現更高的工作效率。


此外,需要意識到並承認,使用生成式 AI 進行工作的實體是兩個實體共同成長的結合,也就是混合體。這將有助於員工決定是否使用 ChatGPT 的功能,因為 ChatGPT 將持續升級,並能夠更快地應對 OpenAI 或政府和 AI 相關機構的使用規範和管控。


生成式 AI 的創新將通往何方,目前似乎難以預測。但是,以動態網絡和混合行動者的角度思考的企業和團隊,將能夠抓住機會,持續在不斷變化的浪潮中佔據有利地位。



*本文為 2023 年 5 月 22 日電子時報署名專欄刊登內容的原文。


參考資料


行動者網絡理論⁠⁠⁠⁠⁠⁠⁠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