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於3日宣布推出「密鑰(passkeys)」技術,讓使用者能更輕鬆地登入應用程式或網站,而無需輸入密碼。基於密碼的驗證已使用了數十年,但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因為攻擊者可能會竊取使用者的密碼,或誘騙使用者在釣魚攻擊中提供密碼。作為回應,密鑰系統旨在透過臉部辨識、指紋、螢幕鎖定個人識別號碼(PIN)等方式,讓使用者存取儲存在裝置上的加密金鑰,以進行帳戶驗證,因此常被視為「密碼時代結束」的象徵。
然而,截至2021年,這項技術應用於全球43億名 Google 使用者,其意義不僅僅在於網路安全的進步。它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它為「人體」作為數位驗證工具的大規模認知轉變和實際應用的加速提供了契機。將個人的獨特生理特徵整合到資料管理中,是一項技術成就,但我們也需要注意到,個人的實體身體成為數位符號,為在現實世界中任意控制個人的權力創造了基礎。
去年12月,伊朗一名女性在室內遊樂園上班時,她的無戴頭巾照片在社群媒體上流傳,導致遊樂園關閉並隨後遭到檢察官調查。伊朗政府機構的一位負責人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政府可以使用國家身分資料庫和臉部辨識技術來識別個人,並對其處以罰款或逮捕,以「識別不當和異常的行為」。前美國國務院監控專家史蒂芬·費爾德斯坦在他的著作《數位壓制的興起》中表示,經過8年的179個國家調查結果顯示,有61個國家使用臉部辨識技術,這比任何其他數位監控技術都多。
因此,未來我們需要從兩個層面質疑未來技術控制人體的價值。第一,如何增強和擴展個人的能力?第二,在全球化、數位化、超資本主義社會的更大背景下,個人的身體意義將如何改變?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回答這些問題的唯一標準是「人體的獨特性」。身體的感官能力讓人在接觸新環境和重複類似情境時,能夠全面感知世界,並培養適應力和知識。哲學家波蘭尼(Polanyi)的話「我們知道的比我們能說出的多」證實了人類的知識不僅無法量化,而且是動態且具有情境的,機器無法理解。
人類在沮喪的情況下,也能決心微笑並體驗快樂,透過運動和行走來緩解焦慮。透過身體學習能提供超越想像力和認知的強烈體驗,並影響人們的認知和態度。美國機器人學家漢斯·莫拉維克承認了一個悖論:電腦可以在西洋棋中戰勝人類,或比最優秀的數學家更快地分析數據,但相對較低的「感知」和「手部操作」技能卻讓機器人難以接近人類的能力。
人類的身體正持續地納入數據領域。正如科學哲學家唐娜·哈拉威(Donna Haraway)和其他文化理論家在1990年代後期所宣稱的那樣,現代人的賽博格化正在全速進行。技術正越來越靠近我們的肉體和皮膚,它既承諾「更美好的人類」,又讓我們依賴新的裝置,從而賦予技術前所未有的權力,可以接觸到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和關係。因此,實施保護個人隱私和防止技術被濫用的防護措施至關重要。此外,還應考慮使用人體作為數位驗證工具可能產生的潛在影響,例如降低人類的主體性和自主性。
我們經常聽到和談論機器和人工智慧將永遠改變世界。然而,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記住,我們的身體所實現的物理存在使得複製人類的智慧變得困難。
我們應該更本能、更不理性,走向世界,用身體和感官體驗更多事物。透過這樣做,我們才能在日益數位化的世界中認識到人體的獨特性,並更好地理解作為人類的自身重要性。
*本文為2023年5月8日電子時報專欄文章刊登內容的原文。
參考資料
不思考的力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