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ungchae Ryan Son

AI時代與童年同行的世代:關於他們的提問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其他

撰写: 2024-05-20

撰写: 2024-05-20 17:50

「事情真的不對勁。」


2023年5月Sohn投資研討會上,OpenAI創辦人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在與Stripe創辦人帕特里克·柯里森(Patrick Collison)的訪談中指出,自1970年代以來,矽谷的知名企業家首次沒有30歲以下的人。換句話說,在以年輕聞名的矽谷產業中,20多歲的創業家突然消失,這讓他感到困惑。考慮到Facebook創辦人馬克·祖克柏在2007年史丹佛大學的一場演講中,曾因「年輕人比較聰明」的言論引起爭議,但數十年來,世界都認可年輕人是矽谷企業文化核心的一部分,因此山姆·阿爾特曼的觀察聽起來相當有意義。


有趣的是,紐約大學社會心理學家兼教授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認為,這種現象反映了Z世代害羞、規避風險且野心減退的特徵。此外,他即將出版的新書《焦慮的一代》(The Anxious Generation)中主張,智慧型手機對Z世代的童年發展具有最大的敵意。他認為,從2010年代初智慧型手機普及,逐漸成為孩子們理所當然的持有物,到現在Z世代逐漸步入20多歲後半,這段時間裡,精神健康狀況惡化以及在人生中尋找意義的困難,是Z世代整體特徵中的一個核心原因。


一般來說,我們社會現在可以將經營Instagram的Meta、TikTok等社群媒體公司與菸草公司相提並論。因為這兩個產業都向青少年銷售有害產品,並且專注於改變產品以最大化客戶留存率,也就是說,專注於成癮性。但是,至少青少年可以選擇不吸菸,而社群媒體則以更早的年齡、更巧妙的方式向非使用者施壓,使其無法擺脫成癮,這兩者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萊昂納多·伯茲坦(Leonardo Bursztyn)曾對1000多名大學生進行一項實驗,詢問他們願意支付多少錢才能在4週內停用Instagram或TikTok帳戶。這是經濟學家用於評估產品社會淨價值的常見問題,據說他們得到的答案是平均支付50美元即可停止使用。但是,之後當他們向同一所大學的其他學生提出大多數人將停止帳戶活動的假設時,他們得到的平均答案是0美元。換句話說,由於社群媒體具有網路效應,因此與周圍群體的歸屬感是成癮的根源。


面對同儕「互相關注嗎?」的問題,有多少Z世代能坦然地說自己沒有社群媒體帳戶?從這個角度來看,香菸使個人陷入生物學上的成癮,而社群媒體則將整整一代人困在集體行動問題中。大約從9歲到15歲,也就是學習社會化的非常敏感時期,智慧型手機不斷強調與他人的比較以及毫無目的的觀看他人生活。就這樣,在觀看演算法篩選出的30秒無意義挑戰影片中,他們逐漸走向成年。


當然,Z世代之前的世代沉浸於智慧型手機這項科技產物所帶來的可能性,但他們無法預知它會對之後經歷成長的世代產生什麼影響。也許他們只是厭倦了每天為設計用來吸引孩子注意力並使其無法脫身的科技而爭論不休。

AI時代與童年同行的世代:關於他們的提問

現在,應用AI的日常科技產品開始普及。對於Z世代之後、即將步入青春期的世代來說,與ChatGPT的對話可能會被視為有意義的成長經驗。那麼,我們要如何教導他們不僅要重視對話的內容,還要重視態度和方式,以及尊重對方的意義?在與不懂常識、只會進行複雜運算的人工智慧的對話中,孩子們會學到什麼,又會錯過哪些新的機會?我們似乎需要思考,成年人對與人工智慧的關係和經驗是否僅僅停留在感到有趣而已。


參考資料


评论0